广告1

关于冠心病护理,你知道多少?

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即冠状动脉出现粥样硬化,进而导致血管腔狭窄或者闭塞,引起心肌缺血和缺氧,甚至发生坏死,最终引发心脏病。冠心病一般发生在中老年人群体,一些患者可能没有临床症状,而有症状者的临床表现包括呼吸困难、胸痛、胸闷以及心悸等。因此,对于冠心病患者需要加强护理工作,使其能够尽早恢复健康。本文主要介绍相关的冠心病护理措施,具体如下。

及早发现冠心病

在日常生活中,当存在以下症状时,需要及时到医院就医,确保有效预防和治疗冠心病。首先,患者存在心悸症状,具体表现为心跳过快伴有心前区不适。尤其是中老年群体,当有原因不明的心悸出现,而且在心前区出现不适,有可能是冠心病的早期信号。其次,气短,具体表现为在上楼或者进行轻微体力劳动时,会感到气促,在夜间不能平卧,这可能是心功能不全的早期表现。再次,胸痛,如果中老年人在劳累后反复出现不明原因的胸骨局限性闷胀感,持续时间为3-5分钟,在休息后可以缓解,应注意是否为心绞痛。最后,晕厥,其主要是因脑供血不足而造成的短暂意识丧失。一旦突然发生晕厥,而且伴有心律失常和心动过缓等情况,则需要考虑是否患有冠心病。

冠心病患者应经常补水

水有镇静、止渴、散热、利尿以及润滑等功效,可以有效运送营养,并对血液进行稀释。因此,冠心病患者需要经常补水。对于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其通常发生在早晨或者睡眠时。老年人由于出现生理衰老,在受到相关因素带来的影响后,容易出现程度不同的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引发心血管疾病,血液黏稠度也相对较高。在夜间,人体由于出汗和呼吸,会消耗部分水分,而且老年人一般有起夜习惯,因此对水分的消耗也相对较多。一旦在夜间缺水,将会升高患者的血液黏稠度,血流量也明显减少,血小板发生凝聚,血管出现粥样硬化,因此容易发生栓塞。因此,冠心病患者应对饮水加大重视,以此来对心肌梗死进行有效预防。

明确相关注意事项

在冠心病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需要明确相关注意事项。首先,需要重视冠心病的预防,一旦其存在高血压、糖尿病以及高血脂症,需要及时接受治疗。同时需要合理调整环境,注意休息,有效放松心情,保持平稳愉快的心情。在日常生活中,应养成每日运动的习惯,每次运动20-60分钟,而且在运动期间要避免进行闭气用力的活动,包括推重物、拔河以及举重等。其次,冠心病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并要有效控制热量,禁止暴饮暴食,主要进行高纤维、低脂肪、低胆固醇以及低盐饮食;需要维持正常的排泄习惯,有效预防便秘;需要保持理想体重,避免身材过于肥胖。冠心病患者还需要做到戒烟限酒,不饮用咖啡因等刺激性饮料,而且要随身携带硝化甘油药品和小卡片,在上面写下紧急联络人、疾病信息、姓名以及电话等。冠心病患者还需要定期返院复查,正确服用药物,天气变化加大注意,提前做好应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7386086225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lydaobao2025@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
首页
电话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