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1

人血白蛋白合理使用,临床药师来支招

人血清白蛋白是一种在临床治疗中经常被提及的血液制品。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健康关注度的增加,人血白蛋白的使用频率也在上升。然而,通过药师查房以及与患者的沟通,笔者发现临床使用中存在诸多不合理问题和误区。因此,本文将对人血白蛋白的合理使用进行科普,以确保其正确应用,避免资源浪费。

人血白蛋白的基础知识

人血白蛋白是从健康人的血浆中提取制成的。它在人体中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例如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这一功能有助于调节血管内外的水分分布,保证血管内有足够的水分,防止组织水肿。同时,它还能与多种物质结合,起到运输载体的作用,如运输胆红素、脂肪酸、激素等物质。

人血白蛋白的使用人群范围

低蛋白血症患者:对于因各种原因(如肝脏疾病导致的白蛋白合成减少、肾脏疾病引起的大量白蛋白丢失等)造成血浆白蛋白水平显著降低(一般低于30g/L),且伴有水肿、腹水等症状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人血白蛋白。例如,肝硬化患者肝脏合成白蛋白的能力下降,导致体内白蛋白水平降低,出现腹水和下肢水肿,适量补充人血白蛋白有助于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减轻水肿症状。

烧伤患者:在大面积烧伤的情况下,患者血管通透性增加,大量血浆渗出,导致血浆白蛋白大量丢失。补充人血白蛋白可以纠正低蛋白血症,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减少组织水肿,同时有助于提高烧伤患者的抗感染能力。

失血创伤患者:在大量失血或严重创伤时,患者可能会出现休克等情况。人血白蛋白可作为容量扩充剂使用,有助于维持血容量,改善休克症状。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补充人血白蛋白的同时,患者还需要补充其他血液成分,如红细胞、凝血因子等,以全面恢复患者的血液功能。

人血白蛋白使用的误区及不合理情况

将其作为营养补充剂:很多患者错误地认为人血白蛋白是一种高级营养补充剂,可以用于提高身体的营养状况。实际上,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来源于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对于能够正常饮食的患者,完全不需要通过输注人血白蛋白来补充营养。而且,人血白蛋白输入人体后,需要经过分解才能被利用,其作为营养补充的效率远低于普通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盲目用于提高免疫力:有些人认为人血白蛋白可以提高免疫力,从而在没有适应证的情况下使用。虽然白蛋白在体内与某些物质结合运输时可能间接参与免疫调节,但它本身并不能直接增强免疫力。正常健康人使用人血白蛋白来提高免疫力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反而可能带来过敏等不良反应。

过度使用:在一些临床情况下,可能存在过度使用人血白蛋白的现象。例如,对于轻度低蛋白血症且没有明显症状的患者,可能并不需要立即使用人血白蛋白。过度使用不仅增加了患者的医疗费用,还可能带来潜在的风险,如过敏反应、传播血源性疾病(尽管经过严格检测,但仍存在极小风险)等。

合理用药建议

严格掌握适应证:临床医师在决定使用人血白蛋白时,必须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和临床诊疗指南,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确定患者是否真正属于需要使用人血白蛋白的人群范围。药师在查房过程中也应积极参与,对用药的合理性进行审核。

监测血浆白蛋白水平:在使用人血白蛋白的过程中,医护人员要定期监测患者的血浆白蛋白水平,根据监测结果调整用药剂量和疗程,避免无目的的长期、大量使用。

注意不良反应:人血白蛋白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在输注前应详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对有过敏倾向的患者要特别谨慎。在输注过程中,医护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一旦出现发热、皮疹、呼吸困难等过敏症状,应立即停止输注,并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

综上所述,人血白蛋白是一种重要的临床用药,但必须合理使用。临床药师在保障人血白蛋白的合理应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希望本文通过科普使用人群范围的准确把握、纠正误区、遵循合理用药建议等,可以使大众了解人血白蛋白的相关知识,进而提高人血白蛋白的使用效益,避免资源浪费,同时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和医疗质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7386086225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lydaobao2025@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
首页
电话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