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1

心血管疾病内科护理要点

心血管疾病(CVD)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和医疗费用高的特点。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包括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衰、高血压、出血性脑卒中等,临床表现为胸闷、心慌、胸部窒息感、胸痛、呼吸困难、呕吐、抽搐等症状。这些疾病往往发病突然,且患者多在院外,如未能及时得到专业救治,可能会危及生命。因此,心血管疾病内科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一般护理

生活护理:对于心功能不全、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急性心肌炎等心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人员需协助其日常生活起居和个人卫生,保持整洁舒适的环境。

休息与卧位:重症患者应卧床休息,减少心肌耗氧量,防止病情恶化。待病情稳定后,可逐渐鼓励患者在床上活动,直至下床活动。长期卧床患者应定期更换体位,防止压疮和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心功能不全患者宜采用半卧位或端坐卧位,有助于改善呼吸和循环功能。

饮食护理:心血管疾病患者应给予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少量多餐,避免刺激性食物。高血压、冠心病、心功能不全等患者应限制钠盐摄入,以减轻心脏负担。同时,医护人员要鼓励患者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多摄入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养成每日排便的习惯。

氧疗护理:对于缺氧患者,应根据病情给予不同浓度的氧气吸入。非严重缺氧患者可采用低流量鼻导管吸氧,浓度为30%-40%;严重缺氧者可采用高流量吸氧,甚至使用面罩加压吸氧或机械通气。急性肺水肿患者应采用乙醇湿化吸氧,以提高氧疗效果。

排泄护理:鼓励患者多食蔬菜、水果,预防便秘。对于便秘患者,可采取揉腹、温水灌肠等方法,必要时使用缓泻剂。危重患者应记录24小时尿量,定时测体重,以评估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

用药护理:心血管疾病患者常用的药物种类繁多,如抗高血压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抗心绞痛药物、调脂药物等。护理人员需要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各种药物的名称、作用、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等。同时,很多心血管疾病需要长期服药,若患者不按时服药、自行停药或换药,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或复发。因此,护理人员要强调用药依从性的重要性,并通过多种方式来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如使用药盒将每天的药物分好,设置服药提醒闹钟。

心理护理:心血管疾病患者往往存在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护理人员应关心、体贴患者,做好心理疏导工作,避免谈论容易引起患者烦躁的话题,帮助患者克服不良生活习惯和嗜好。护理人员也应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急救护理

熟练掌握急救设备:护理人员要熟练掌握常用急救设备、药品和操作方法,如除颤器、呼吸机、心电图机等;确保各项抢救物品定点放置、定人保管、定量供应、定时核对、定期消毒,使其保持完好备用状态。

及时抢救:患者一旦发生晕厥、心搏骤停等紧急情况,应立即进行抢救并通知医师。及时给予吸氧、建立静脉通道,按医嘱准确、迅速地使用各类药物。若患者出现心搏骤停,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健康指导

宣传防治知识:向患者及家属宣传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与急救知识,增强自我保健意识。鼓励患者积极治疗原发病,避免各种诱因,如劳累、情绪激动、感染等。

指导劳逸结合:根据不同疾病指导患者掌握劳逸结合的原则,保证足够的睡眠并避免任何精神刺激。合理安排患者每日的活动计划,在两次活动之间给予休息时间。

定期复查: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查病情。对于安装起搏器的患者,应随身携带保健卡;冠心病患者应备好急救药物,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自救。

总之,心血管疾病内科护理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要求护理人员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科学的护理方法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因此,护理人员应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提高护理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同时,患者也应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共同抗击心血管疾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7386086225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lydaobao2025@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
首页
电话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