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1

老年青光眼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青光眼是一种不可逆的致盲性疾病,是导致失明的三大眼疾之一。并且,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青光眼的患病群体多为老年人,一旦视功能受损将无法治愈且不可逆,是第二大致盲眼疾。因此,对于青光眼疾病,老年人更加需要重视起来,提高警惕。

老年青光眼的症状

1.视力下降。视力严重下降是老年青光眼的明显症状之一,并且即便验光佩戴眼镜,视力也很难矫正到1.0。如果患者是高度近视,佩戴合适的眼镜后还会出现眼胀、头晕等症状。

2.眼睛发胀、头痛。当患者情绪激动或眼睛长时间处于暗处时,会导致眼压幅度增大,出现眼胀、头痛、视线模糊等症状;同时,如果患者饮水过多,一次性饮水超过300ml,也会导致头痛。这主要是由于过多的水分使血液浓度降低,导致渗透压降低,患者眼内房水增多引起眼压升高。另外,一般情况人的眼压存在清晨高、夜间低的规律性波动,青光眼患者眼压波动幅度较正常情况更大,眼压更大,因此早上会出现明显的眼胀、头痛症状。

3.恶心呕吐。如果患者出现多次恶心呕吐的情况,在排除了肠胃及其他疾病外,需考虑青光眼。因为青光眼患者眼压升高会引起迷走神经兴奋,继而导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症状。

4.看灯光出现彩虹晕圈。青光眼患者由于眼压升高,导致角膜水肿,从而引起角膜折光变化,所以,患者在夜间看灯光会出现彩虹一样五彩缤纷的晕圈,医学上把这种情况称为虹视。

青光眼的患病群体多为老年人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各项身体机能老化,眼睛的晶体核也会同步老化(硬化、变大、前房变浅),从而阻塞眼睛房水外流通道,引起眼压升高,一般出现在40岁以后人群,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光眼的发病率同步增长。同时,随着社会老龄化,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对老年人的关怀缺失,老年人跟不上现代化的社会节奏和变化,难免出现情绪低落、恐惧等情绪。而这种负面的精神情绪也是引发青光眼的重要因素。

老年人该如何预防青光眼?

1.保持良好、愉快的心情。长期忧虑、易怒、暴躁等不良情绪都会导致眼压过大,诱发青光眼疾病的发生。剧烈的情绪波动不但可能引发闭角型青光眼,同时还导致血压升高,血管痉挛,损害视神经。因此,老年人为了更好地保护视力,预防青光眼,应保持良好、愉悦的心情,多参加一些社会集体活动,多进行社交,培养一些兴趣爱好(如书画、音乐、棋类、旅游等),维持稳定的情绪,保持良好、愉悦的心情,避免疾病的发生。

2.适当饮水。很多青光眼患者认为,引起青光眼的主要因素是眼压过高,不喝水或者少喝水可以起到控制眼压的作用。其实这是不对的,口渴表明体内缺水,是人的机体生理信号,此时应当及时适当地补充水分。这里需要强调的是适当饮水,一次性饮水要控制在300ml内,饮水不要过快过猛,每天进水量控制在1000ml-1200ml。

3.注意饮食,戒烟限酒。青光眼患者饮食无需忌口,但饮食要避免高糖、高脂肪,以清淡为宜。同时,多摄入维生素丰富食物(如瓜果、蔬菜、蛋白质、粗粮等),切忌暴饮暴食,避免眼压升高。此外,老年人还应注意戒烟限酒。吸烟会使视神经的损害加剧,因此青光眼患者应停止吸烟;老年人可以适当喝酒,但每天不得超过50ml,以葡萄酒为宜。如果喝酒后脸色青、白,表明血管收缩,需停止饮酒。

4.生活规律,注意保暖。失眠易引起眼压升高,老年人要保持良好的休息和适当运动,注意生活规律、劳逸结合,预防老年青光眼。同时,青光眼患者应注意保暖,青光眼患者冬季眼压明显高于夏季,尤其冬季多见闭角型青光眼疾病发作。因此,青光眼患者在寒冷季节应注意做好保暖措施,避免发作。

总之,青光眼的危害性极大,如不及时预防治疗,会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甚至引发眼盲症。因此,本文主要介绍青光眼的表现症状及预防等相关知识,旨在帮助老年人提早认识这一疾病,做好预防和警惕事宜。为老年人晚年幸福生活提供帮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7386086225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lydaobao2025@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
首页
电话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