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呆并不是一种单一疾病,而是一组以进行性认知功能衰退为核心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记忆力、语言、思维、判断力受损,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以及社会功能具有严重的影响。而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作为痴呆的主要类型,约占痴呆的60%-70%,其余还有血管性痴呆、路易体痴呆等。
一、痴呆早期的预警信号
1.记忆减退:经常忘记最近发生的事情,但可以清晰地回忆起很久以前发生的事情。
2.执行力下降:难以完成熟悉的任务。
3.语言障碍:在说话的时候经常无法说清楚,或是听不懂简单的词汇和语言。
4.时空错乱:在十分熟悉的地方迷路,或是无法分清时间和季节。
5.判断力下降:容易被诈骗,或是买一些不需要的物品。
6.性格改变:性格温和的人变得暴躁和冷漠。
7.兴趣丧失:对以前的爱好、社交活动等失去热情和兴趣。
8.计算困难:无法完成一系列简单的计算。
二、痴呆的风险人群
1.年龄较大的人群:年龄在65岁以上的人群每5年患痴呆的风险翻倍。
2.家族遗传:携带APOE4基因的人群患病风险更高。
3.性别因素: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
4.疾病因素:患高血压、糖尿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发病率较高。
5.不良习惯:长期吸烟、酗酒、缺乏运动以及肥胖人群发病率更高。
6.社交隔离或抑郁倾向的人群患病风险更高。
三、如何预防痴呆?
1.健康饮食:对于痴呆高风险人群,应当尽量减少糖、盐和油的摄入,多食用富含胆碱的食物,如花生、核桃、鱼类、小米、豆制品等,还需多食用维生素B12含量丰富的食物,如海带、萝卜、大白菜等。同时,在饮食习惯上,每顿饭应当吃到七分饱,吃东西的时候多咀嚼,可降低痴呆风险,还可以对消化系统进行有效保护。
2.戒烟限酒:对于吸烟饮酒的人群,应当通过戒烟限酒的方式预防痴呆。
3.多动脑:对于不经常思考的人群或是社交隔离的人群,应当多思考、多动脑,多进行一些脑力活动,如下棋、读书等。
4.坚持运动:运动也能够降低痴呆的患病率,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应当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坚持运动。
四、得了痴呆怎么办?
如果已经得了痴呆,应当避免出现过度焦虑、紧张的情绪,而是应当以乐观的心态接受自己已经患病的事实,并理性看待痴呆对自己生活带来的影响,积极地面对病情。同时,在确诊痴呆后,应当尽早接受专业的治疗以及相应的康复训练,早期、规范且长期的治疗能够使患者延续美好记忆。此外,患者还可以通过写日记的方式记录每天的日常,以便于后续对生活中的事物进行回忆,也便于医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判断。
患者家属应当时刻关注患者病情的变化,并定期带领患者前往医院复诊,对患者病情发展进行了解与掌握。同时,家属还需对痴呆患者的需求进行了解,通过改造家居环境、调整患者饮食等方式为其营造一个舒适的环境。此外,在患者外出时家属应当陪同,若无法陪同,则应当使其随身携带写有姓名、家属电话以及家庭住址的卡片,以免发生患者走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