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1

急性病突发,冷静自救是关键

急性病的突发往往毫无征兆,瞬间就可能将人置于危险境地。无论是心脏病发作、哮喘急性发作,还是其他各类急性病症,在医疗救援到来之前,冷静的自救措施是至关重要的,这可能成为挽救生命的关键因素。

常见急性病突发及危害

心脏病突发:心脏病突发是一种极为凶险的情况,常见的如心肌梗死。这种疾病具体表现为冠状动脉突然堵塞,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心脏的正常功能受到严重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患者可能会突然感到胸痛,这种疼痛通常位于胸部中央或左侧,可能会向左肩、左臂或颈部放射。同时,患者还可能伴有呼吸困难、出汗、恶心、头晕等症状。如果得不到及时救治,患者的心脏功能会持续恶化,可能导致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甚至猝死。

哮喘急性发作:对于哮喘患者,接触到变应原、受到冷空气刺激或者感染等因素都可能引发哮喘急性发作。发作时,气道会突然收缩变窄,导致呼吸困难。因此,患者会感到喘息、气急,呼气时间明显延长,伴有哮鸣音。严重时,患者可能无法正常呼吸,导致缺氧,进而影响大脑、心脏等重要器官的功能,甚至危及生命。

中风(脑卒中):中风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当脑部血管堵塞(缺血性)或破裂(出血性)时,大脑的血液供应会突然中断或减少,导致脑细胞受损。患者可能会突然出现一侧肢体无力或麻木、面部歪斜、言语不清、视力模糊等症状。中风发病急,致残率和致死率都很高,如果不能及时处理,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长期残疾,甚至失去生命。

冷静自救的重要性

争取救援时间:在急性病突发时,保持冷静能够让患者或周围的人尽快采取正确的自救措施,为医疗救援的到来争取宝贵的时间。例如,在心脏病突发时,及时的自救措施可能使患者在救护车到达之前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增加生存的机会。

提高自救效果:冷静的心态有助于准确地执行自救操作。如果惊慌失措,可能会导致自救措施出错。比如在哮喘发作时,如果慌乱中不能正确使用吸入器,就无法有效缓解气道痉挛。

不同急性病的自救方法

心脏病突发

休息与放松:患者应立即停止一切活动,就地休息。尽量找一个舒适的姿势,如半卧位或平卧位,解开衣领、腰带等紧身衣物,以减轻心脏负担并利于呼吸。

呼叫急救:尽快呼叫急救电话(如120),清晰准确地告知自己的位置和症状。

药物自救(如果有备药):如果患者随身携带硝酸甘油,可舌下含服一片。一般每隔5分钟可重复使用,但最多使用3次。

哮喘急性发作

使用吸入器:患者应迅速使用自己的哮喘吸入器,按照正确的使用方法吸入药物,如沙丁胺醇等支气管扩张剂,以快速缓解气道痉挛。

调整呼吸:尝试做缓慢而深长的呼吸,用鼻子吸气,用嘴呼气。如果周围环境中有过敏原或刺激物,应尽量远离。

呼叫救援:如果症状没有缓解或持续加重,应立即呼叫急救人员。

中风(脑卒中)

识别症状并记录发病时间:如果发现有人出现疑似中风症状,要尽快识别并记录发病时间,这对于后续的治疗非常关键。

保持正确体位:让患者平卧,头部稍抬高,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进入呼吸道导致窒息。

避免自行用药:不要给患者随意服用阿司匹林等药物,以免加重出血(如果是出血性中风),应等待急救人员到来。

如何保持冷静?

日常知识储备:对常见急性病的症状和自救方法有所了解,可以使患者在突发情况下减少恐慌。例如,参加社区组织的急救知识培训、阅读相关的科普书籍或文章等。

心理暗示与训练:大家在平时可以进行一些心理暗示训练,告诉自己在紧急情况下要保持冷静。例如,模拟突发急性病的场景,思考自己应该如何应对,从而在真正遇到时能够更好地控制情绪。

家人和社会支持:家人之间可以互相传授急救知识,在急性病突发时互相鼓励支持。社会也应加强急救知识的普及,增强公众的急救意识和能力。

总而言之,急性病突发是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冷静自救是关键环节。公众通过了解常见急性病的症状、危害以及相应的自救方法,增强急救意识和冷静应对的能力,能够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减轻急性病突发带来的严重后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7386086225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lydaobao2025@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
首页
电话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