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众的固有认知里,白内障似乎是老年人的“专属疾病”。但事实上,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白内障正逐渐向年轻人群蔓延。因此,年轻人同样需要警惕白内障的威胁,做好预防工作。
白内障的本质是晶状体混浊导致的视觉障碍疾病。晶状体是眼睛内重要的屈光介质,正常情况下呈透明状,能将外界光线准确聚焦在视网膜上,帮助我们看清物体。而当晶状体受到各种因素影响,蛋白质发生变性、混浊时,光线的透过率就会下降,进而导致视力减退、视物模糊,严重时甚至会引发失明。过去,年龄增长是导致晶状体混浊的主要原因,随着年龄增加,晶状体代谢功能逐渐衰退,蛋白质更容易出现异常聚集,因此老年人患病概率较高。但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群体因不良生活习惯和环境暴露,提前触发了晶状体混浊的机制,使得白内障的发病年龄不断提前。
长期过度使用电子产品,是年轻人面临的重要致病风险之一。手机、电脑、平板等电子设备的屏幕会发出大量蓝光,这种光线波长较短、能量较强,能穿透晶状体直达眼底。年轻人日常工作学习中,往往会长时间盯着屏幕,眼睛得不到充分休息,蓝光便会持续对晶状体造成损伤,加速晶状体蛋白质的氧化和变性。同时,为了追求视觉效果,部分年轻人还会在黑暗环境中使用电子设备,此时屏幕亮度与环境亮度反差极大,眼睛需要不断调节瞳孔大小来适应光线变化,进一步加重了晶状体的负担,增加了混浊的可能性。
不良的用眼习惯和生活方式,也在悄然增加年轻人患白内障的概率。有些年轻人经常揉眼睛,尤其是在眼睛干涩、有异物感时,用力揉搓可能会损伤角膜和晶状体表面,破坏晶状体的正常结构;还有人存在长期熬夜、睡眠不足的问题,这会导致眼部血液循环不畅,晶状体无法获得充足的营养供应,代谢废物堆积,逐渐影响其透明度。此外,长期吸烟、酗酒也是重要诱因,烟草中的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会随着血液循环进入眼部,影响晶状体的代谢功能,而酒精会对眼部组织产生直接刺激,加速晶状体的老化和混浊。
紫外线的长期照射,同样不能被忽视。夏季阳光强烈时,部分年轻人为了方便或追求美观,不喜欢佩戴太阳镜,导致眼睛直接暴露在强烈的紫外线下。紫外线会破坏晶状体中的蛋白质结构,促使晶状体混浊,长期累积下来,就可能引发白内障。尤其是在高原、雪地、海边等紫外线反射较强的环境中,若不做好眼部防晒,晶状体受损的风险会进一步升高。
白内障对视力的损害是渐进性的,早期可能仅表现为视力轻微下降、视物模糊,容易被误认为是近视度数加深或视疲劳,从而延误诊断和治疗。一旦晶状体混浊程度加重,不仅会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还可能引发青光眼等并发症,增加治疗难度。因此,年轻人必须摒弃“白内障与我无关”的想法,从现在开始做好预防。同时,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尤其是有白内障家族史、长期接触强光或有害物质的人群,更要重视眼部健康监测,做到早发现、早干预,守护好清晰的视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