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随着我国的生活方式以及饮食变化,病人出现糖尿病的概率逐年上涨,对病人的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目前对糖尿病的重视度逐步提高。对此,本文针对糖尿病的出现原因、症状、检验项目等进行简要讲述。
糖尿病诊断标准
在临床中对糖尿病诊断期间,一般根据病人的血糖情况实施检验,如果包括以下三点则病人存在糖尿病:(1)病人具有糖尿病症状,以及血浆葡萄糖水平≥11.1mmol/l(200mg/dl);(2)病人空腹期间检验血浆葡萄糖(FPG)水平≥7.0mmol/l(126mg/dl);(3)病人在OGTT试验中,2小时血糖水平≥11.1mmol/l(200ng/dl)。如果病人符合这些特征则确诊为糖尿病。
糖尿病就诊需做哪些检验项目?
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
空腹血糖一般是指隔夜禁食8-10h之后,在第二天早餐之前,取病人的静脉血进行检验的血糖数值,这一区间范围在3.9-6.1mmol/L,如果数值高于7.0mmol/L,则病人可能存在糖尿病。通过空腹血糖可以检验病人的分泌功能,并且可以检验出病人使用的药物,是否可以控制病人夜间以及次日早晨的血糖数值,可以有效诊断病人的疾病。餐后2h血糖是指病人在进入开始到用餐结束之后的2h采集血液获得的血糖数值,可以检验胰岛储备功能、饮食控制,以及药物治疗疗效,如果血糖值高于11.1mmol/L,则可能存在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
通过糖化血红蛋白可以了解病人之前2-3个月的平均血糖,并且可以评估病人长期血糖管控效果,作为糖尿病临床检测的标准之一。该指标一般每3个月测一次,并且该数值受抽血时间、是否处于空腹、是否使用胰岛素等影响不高。所以,病人要定期检测一次糖化血红蛋白,并且对需要治疗达标的病人,检测的频率更高,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控制在7.0%内最为适宜。
糖耐量试验
通过该数值可以检测病人身体在摄入一定量葡萄糖后,对糖分的管控能力,通过数值可以看到早期空腹血糖损伤、糖耐量异常等现象,为糖尿病前期进行确诊。检验人员取空腹取静脉血,检测之后取75g无水葡萄糖与200-300ml水进行缓和,让病人在5分钟内饮用。在服糖后30分钟、1小时、2小时后,再次采集静脉血检测血糖值。在口服葡萄糖之后的0.5-1小时血糖会处于高峰数值,峰值高于11.1mmol/L,在2小时内血糖低于7.8mmol/L,3小时后血糖恢复正常。
尿液检测
①尿糖:在病人血液中的葡萄糖处于一定水平之后,肾脏对糖分不能全部回收,进而在对病人的尿液检验期间,可以发现病人的尿糖处于阳性,并且与血糖的水平有一定关系。②尿酮体:通过该指标可以检验病人是否存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③尿微量白蛋白:可评估病人是否存在早期肾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