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1

痔疮“消消乐”,中医智慧来帮忙!

说起痔疮,相信多数人并不陌生,痔疮已经成为现代人的常见疾病。而痔疮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痔疮发作期间所产生的疼痛,这不仅会导致坐立难安,更会在排便时让人承受难以忍受的痛苦。所以,对于痔疮高发群体而言,如何治疗痔疮成为其关注的重点。

一、中医如何看待痔疮?

中医认为,痔疮乃一种因气血紊乱、湿热下行而引起的肛肠疾病。在中医理论中,依据辨证施治原则,可将痔疮分为湿热下注型、风伤肠络型、气滞血瘀型以及脾虚气陷型四个证型:湿热下注型,主要症状为血便、色泽鲜红、量多,舌头为红色,舌苔黄厚;风伤肠络型,主要症状为血便颜色鲜红,舌头为红色,舌苔黄且油腻;气滞血瘀型,主要症状为肛门紧缩,肛内肿块突出,舌头为红色,舌苔为白色等;脾虚气陷型,主要症状为面色苍白,肛门不紧,舌色浅淡,大便带血且颜色浅淡等。

二、中医如何治疗痔疮?

1.中医内调

针对湿热下注型痔疮,可采用槐花地渝汤进行调理,达到清热利湿、凉血止血的功效,缓解患者血便、肛门灼热等症状。该方剂由槐花、地榆、黄芩、黄柏、枳壳、当归等药材配成,加水煎煮20分钟至30分钟即可,每日饮用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

针对风伤肠络型痔疮,可采用凉血地黄汤进行调理,达到清热凉血、祛风润燥的功效,缓解患者血便、肛门疼痛等症状。该方剂由生地、当归、槐角、地榆、黄连、天花粉、枳壳、荆芥穗、黄芩、升麻、生甘草等药材配成,同样需加水煎煮后服用,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饮用。

针对气滞血瘀型痔疮,可采用活血化瘀汤进行调理,达到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缓解患者肛门紧缩、肛内肿块突出等症状。该方剂由桃仁、红花、赤芍、当归、生地、川芎、枳壳、柴胡、桔梗、牛膝、甘草等药材配成,同样加水煎煮后服用,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饮用。

针对脾虚气陷型痔疮,可采用补中益气汤进行调理,达到益气补血、健脾固脱的功效,缓解患者面色苍白、肛门不紧、大便带血等症状。该方剂由黄芪、人参、白术、炙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等药材配成,同样需要加水煎煮后服用,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饮用。

2.中医外治

(1)中药坐浴:中药坐浴是指使用中药汤剂对患者病灶位置进行浸泡,可达到消炎镇痛、清热解毒的效果,坐浴后也可消肿。患者在坐浴治疗时,需用温开水将中药汤剂溶解,每日坐浴1次到2次,每次坐浴的时间应控制在15分钟左右。

(2)耳穴疗法:耳穴疗法是指对患者耳廓特定穴位进行刺激,以此改善患者不适症状,缓解痔疮引起的急性疼痛。

(3)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指通过针刺患者二白穴、长强穴、承山穴等穴位的方式,加速气血运行,缓解患者不适症状。

(4)中药熏洗:中药熏洗主要针对痔疮肿胀疼痛显著、脱出且无法自行复位的患者,可使用蒲公英败酱草熏洗方对病灶部位进行熏洗,以达到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效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7386086225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lydaobao2025@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
首页
电话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