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溃疡属于一类常见的消化性溃疡,主要病因与非甾体抗炎药、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酸分泌异常等有关。对于此类疾病,其一般在老年人群体中发生,患者会有体重减轻、恶心呕吐、上腹痛等症状出现。在实际治疗胃溃疡时,主要采用药物治疗的方式,当患者存在严重并发症,包括急性穿孔以及出血等,需要采取内镜治疗和外科手术。
胃溃疡的病因
针对胃溃疡的病因,其主要与以下几方面有关:
幽门螺杆菌感染
一旦感染幽门螺杆菌,容易引发胃溃疡,其阳性率为60%-90%。
胃黏膜防御功能下降
通过维持胃粘膜的修复与防御功能,可以使胃粘膜的完整性得到保证,使溃疡愈合得到促进。因此,一旦胃粘膜的防御功能有所下降,将会增大胃溃疡的发生概率。
药物因素
从药物因素上来看,一旦长期对非甾体抗炎药进行服用,包括糖皮质激素、西罗莫司、双膦酸盐等药物,同样会损伤胃黏膜,进而引发胃溃疡。
遗传因素
一些胃溃疡患者存在明显的家族史,因此表现出遗传易感性。
胃溃疡的治疗
在实际治疗胃溃疡时,通常采取药物治疗方式,需要确保去除病因,有效控制患者症状,使溃疡得到愈合,对疾病复发加以预防。在治疗周期上,一般需要治疗6-8周,而当疾病反复发作,需要将诱因去除之后,对是否存在其他病因进行查找,并有效进行维持治疗。胃溃疡患者的疗程,往往因人而异,短则3-6个月,长则1-2年。
药物治疗
在药物治疗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首先,抑制胃酸分泌药物,其具体包括H2受体拮抗剂、PPT等,前者是胃溃疡治疗的一类主要药物,包括尼扎替丁、法莫替丁以及雷尼替丁。此类药物的疗效较好,用药比较方便,价格比较适中,在长期使用后不良反应相对较少。而对于后者,其是胃溃疡治疗的首选药物,主要包括雷贝拉唑、奥美拉唑、艾普拉唑等。其次,根除Hp药物,无论是否存在溃疡活动,Hp阳性患者都应该根除Hp。
最后,胃粘膜保护药物,其主要包括铋剂、弱酸性抗酸剂等。
手术治疗
对于胃溃疡患者,当其有以下情况出现时,需要运用手术治疗方式,可以使胃酸与胃蛋白酶分泌能力永久降低。首先,当患者并发消化道大出血,在采用血管介入、胃镜、药物等治疗后无效时,或者并发急性穿孔以及慢性穿透性溃疡时,可以采取手术治疗。在术后需要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加以预防,包括术后梗阻、十二指肠残端破裂、术后胃出血等。
其他治疗
针对内镜治疗方法,其适用于胃溃疡合并幽门变形或狭窄所造成的梗阻患者,需要在内镜下进行可变气囊扩张术,应根据消化道的具体部位,对狭窄性质展开分析,采用型号与大小不同的气囊,使狭窄部位得到扩张。
预防
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对胃溃疡疾病进行预防,需要有效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合理服用药物,避免长时间对非甾体类抗炎药进行服用。与此同时,还需要保证饮食的合理性,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定期进行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