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1

全面解析高血压的几个小知识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多集中于中老年群体。目前,高血压疾病发病率呈现出上升趋势,一旦发病就会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极大影响。因此,本文将带大家了解有关高血压知识。

高血压的定义是什么?

高血压就是指在没有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一天测量,收缩压为140mmHg及以上或(和)舒张压为90mmHg及以上;既往存在高血压,目前正在服用降压药者,虽然血压低于140/90mmHg,也会被诊断为高血压。

高血压有哪些症状?

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在初次发病情况下并没有任何不适症状,这也是高血压被称为“无声杀手”的原因,许多人仅仅是在测量血压之后发现或者产生心、肾等并发症情况下才会发现高血压的存在。当血压水平上升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出现相应的症状,如头痛、头晕、心悸、视力模糊等症状。头痛多为搏动性跳痛,主要是在太阳穴部位或后脑勺部位;头晕则可能是持续性的,也可能是突然发作;心悸表现为心慌、心跳加快等感觉;视力模糊则可能是因血压上升影响到眼部的血液循环。

高血压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遗传因素:约有60%的高血压患者都有家族史,目前多数认为是由基因遗传引发的。

年龄因素:一般年龄越大,患高血压的概率则会越高。其中,40岁以上发病率比较高。

精神与环境因素:长期精神紧张、焦虑、激动或不良环境刺激等因素都会引起高血压。

生活习惯因素:食物多盐、多钠、大量饮酒、低钾饮食等都会引起血压水平上升,吸烟也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过程,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之一。

药物影响:部分药物的应用会增加高血压发生风险,如激素类药物、消炎止痛药等。

高血压的自我管理

高血压患者要做到遵医嘱用药,并按时、按剂量用药,长期坚持,其间要尽量避免频繁换药或停药;在日常饮食当中,少吃含盐量比较高的腌制品,做到少盐、少酱油以及味精;合理控制主食,控制高热量食物和含糖饮料;根据自己的年龄、体质等适当运动,包括步行、骑自行车、游泳、走楼梯等方式;日常生活中注意戒烟限酒;定期监测血压水平,可通过家庭血压测量掌握血压指标变化;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态度,尽量避免负面情绪,以免情绪波动对血压造成影响。

高血压患者的日常注意事项

在日常监测血压的过程中,一般建议成年人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血压测量,而对于高血压患者,则需遵照医嘱定期进行监测,例如每天测量1-2次,以便及时掌握血压变化并调整用药方案。在用药期间,患者必须严格遵循医嘱,按时按量服用药物,切勿随意停药或减少药物剂量。若对自身病情有任何疑问,患者应通过咨询医生获取专业指导,并根据医嘱调整药物使用情况。此外,大家还需注意天气变化对血压的影响,通常情况下,寒冷的冬季血压会比夏季高出约12/6mmHg,气温每降低1℃,收缩压会上升1.3mmHg,舒张压上升0.6mmHg,因此需密切关注自身血压水平的变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7386086225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lydaobao2025@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
首页
电话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