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1

骨质疏松:静默的骨骼危机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组织微结构破坏、骨强度下降、骨脆性增加为主要特征的全身性骨病。简单来说,就是骨头里的钙逐渐丢失,骨量减少,骨头的外层变薄、内层变疏松,使骨头“变脆”,容易发生骨折。从医学角度看,骨骼中主要有两种细胞: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成骨细胞负责制造新的骨骼,破骨细胞负责拆除旧的骨骼。骨的代谢主要依赖这两种细胞完成。当拆除速度大于制造速度时,就会造成骨量减少,进而引发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的症状

骨质疏松症早期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常被称为“寂静的疾病”或“沉默的杀手”。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能会出现以下症状。

疼痛:多为腰背疼痛或全身骨骼肌肉的疼痛,夜间或负重活动时加重,可伴有肌肉痉挛、活动受限等。

脊柱变形:严重骨质疏松症患者,因椎体压缩性骨折,可出现身高变矮或脊柱驼背畸形。同时,脊髓神经受压可能影响心肺功能及腹部脏器功能,出现便秘、腹痛、腹胀、食欲减退等不适。

骨折:骨质疏松患者即使在轻微外力作用下,如磕碰、跌倒或进行日常活动时,都可能发生骨折。常见的骨折部位包括胸椎、腰椎、髋部、手腕、肩部等受力部位。严重的患者甚至在咳嗽、打喷嚏时都可能发生肋骨骨折。

骨质疏松症的诊断

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基于详细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骨折风险评价、骨密度测量,以及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是基于DXA骨密度和/或脆性骨折。对于绝经后女性、50岁及以上男性,T值≤-2.5可以诊断为骨质疏松,-2.5<T值<-1.0为骨量减少,T值≥-1.0为正常。

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

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是指影响骨骼健康,造成骨量减低、骨微结构破坏,最终造成骨强度下降的相关因素。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分为不可控因素和可控因素。不可控因素包括种族、增龄、女性绝经、脆性骨折家族史等,此处不做赘述,主要探讨可控因素。

不健康生活方式:具体包括体力活动少、阳光照射不足、吸烟、过量饮酒、钙和/或维生素D缺乏、过量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营养失衡、蛋白质摄入过多或不足、高钠饮食、体质量过低等。

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包括性腺功能减退症、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多种内分泌系统疾病、风湿免疫性疾病、胃肠道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肌肉疾病、慢性肝肾及心肺疾病等。

影响骨代谢的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质子泵抑制剂、抗癫痫药物、芳香化酶抑制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抗病毒药物、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和过量甲状腺激素等。

骨质疏松症的预防

“预防重于治疗”是骨质疏松症防控的根本策略。以下是一些有效的预防措施。

加强营养,均衡饮食:平日多摄入富含钙、维生素、蛋白质的食物,如奶类、豆制品、绿叶蔬菜等,保证每日钙摄入量在1000毫克到1200毫克之间。同时要戒烟、限酒,少饮用咖啡、碳酸饮料。

增加光照时间:多做户外运动,接受足够的紫外线照射,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注意避免涂抹防晒霜,但需防止强烈阳光照射灼伤皮肤。

规律运动:抗阻训练和力量训练相结合,包括散步、慢跑、太极、瑜伽、跳舞和打乒乓球等活动。时间应控制在30-60分钟左右。运动可以增强骨骼强度,减少骨质疏松的风险。

避免使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如果必须使用,应在临床医师指导下进行,并密切监测骨密度变化。

采取避免跌倒的生活措施:清除生活环境内的障碍物,使用防滑垫,安装扶手,尽量避免穿高跟鞋、拖鞋或鞋底过于光滑的鞋。避免在湿滑、不稳的路面行走,必要时选择长度合适的拐杖辅助走路。

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适量补充维生素D增加肠钙吸收,保持肌力,预防骨质疏松。建议绝经期妇女服用钙剂,以改善骨矿化,维护骨骼健康。

结语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但预防重于治疗。通过加强营养、均衡饮食、增加光照、规律运动、避免跌倒、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等措施,大多数人都可以远离骨质疏松的威胁。让我们共同关注骨骼健康,远离这一静默的骨骼危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7386086225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lydaobao2025@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
首页
电话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