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1

拔牙的那些事儿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受牙齿龋坏、牙齿矫正等因素影响需要拔除牙齿。但由于对拔牙相关事宜了解甚少,所以脑海中经常出现各种担忧和疑问,如拔牙是否疼痛、什么情况下需要拔牙、拔牙后如何护理等。在口腔治疗中,拔牙虽然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手段,但其中蕴含的门道十分深奥,所以本文将带领大家深入研究拔牙的一些事儿,希望能让大家对拔牙这件事有更清晰的认识,让患者对拔牙不再感到恐惧和陌生。

拔牙的常见原因

首先,牙齿龋坏是拔牙的常见原因。龋齿在没有得到及时治疗的情况下,通常会逐渐发展为根尖周炎或牙髓炎,此时采取其他方式治疗为时已晚,因此需要通过拔牙来解决。另外,部分患者牙齿龋坏严重,导致牙齿只剩残冠或残根,由于这些牙齿已经失去原本功能,并且容易形成口腔病灶,所以没有保留价值,通常医生会建议患者拔除牙齿。

其次,阻生智齿也是拔牙的主要原因。部分人萌出智齿时因口腔空间有限,所以智齿在挤压作用下无法正常长出。并且,智齿和相邻牙齿间形成的缝隙清理困难,容易堆积食物残渣,进而引发智齿冠周炎等疾病,这种情况通常需要通过拔牙治疗。

最后,部分患者在牙齿矫正时,由于牙齿排列拥挤,所以需要通过拔牙腾出一定空间并佩戴矫治器,使牙齿排列更加整齐。此外,在无法修复的情况下,外伤造成的牙齿折断也要通过拔牙进行处理。

拔牙前的准备工作

患者拔牙并非易事,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首先,患者要接受必要的身体检查,并告知医生自己的病史、用药史等。针对长期服用抗凝药物的患者,如果要拔牙,则需提前一段时间停药,避免拔牙后血流不止。另外,患者拔牙前需要通过刷牙、漱口等方式清洁口腔,减少细菌数量。同时,为了避免拔牙过程出现低血糖等情况,患者需要提前进食。但不宜进食过多,以免拔牙过程出现恶心、干呕等情况。

拔牙的过程

在拔牙过程中,医生通常需要在患者拔牙部位注射一定量的麻醉剂,而后使用拔牙钳、牙挺等专业器材拔除牙齿。在具体实施中,医生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如患者牙齿松动,使用拔牙钳即可轻松拔除;如果患者牙齿牢固,则需要使用牙挺将牙齿挺松,而后用拔牙钳拔除。整个过程医生会时刻观察患者状态,保证拔牙安全有序进行。

拔牙后注意事项

患者拔牙后,应重视后期护理。医生拔除牙齿后,会将棉球、纱布等干净卫生且吸附性较强的材料放在患者创口位置,要求患者保持咬紧状态,30-40分钟以后吐出。为了避免患者创口出血并引发感染,患者拔牙后的24小时内不要漱口或刷牙,以免破坏血凝块。拔牙当天,患者的饮食以粥类、鸡蛋羹等流食或半流食为主,切勿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此外,在患者拔牙后的数天内通常会出现创口肿胀、疼痛等症状。此类症状属于正常现象,可以通过冷敷方式缓解,必要情况下可以遵医嘱服用止痛药。

总之,拔牙虽然是口腔门诊比较常见的一种治疗手段,但大家也不能掉以轻心,了解它的相关知识,做好各个环节的配合,才能让拔牙过程更加顺利,术后也能更快地恢复口腔健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7386086225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lydaobao2025@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
首页
电话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