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突发疾病或意外时,大家都知道要拨打120急救电话。但是,拨打后要提供什么信息,积极做些什么措施,才能更高效地让救护人员以最快的速度抵达现场救治患者呢?
哪些情况需要拨打120急救电话?
拨打120急救电话需要掌握三个关键词:紧急、突发、不适合自行就医。如心脏病突然发作(症状为胸闷胸痛、心慌、气喘、呼吸困难等);休克或虚脱(症状为面色苍白、大汗淋漓、脉搏弱、血压下降等);突发脑血管疾病(症状为意识障碍、肢体活动障碍、偏瘫、说话不清、面瘫等)。
此外,当出现车祸外伤、摔伤、大面积烧伤烫伤、食物中毒、怀孕大出血或破水等各种急危重症时,一定要立即拨打120。
如何正确拨打120?
等候接听时不要挂断后反复拨打120 当人们拨打120时,会听到不断重复的提示“您好!XX120,请不要挂机,我们会尽快为您服务”说明电话已接通。这时大家必须耐心等待,120接警系统会为大家的呼入电话自动排队等候。此时,大家可以将电话设为免提,便于听到调度员呼唤后马上应答。需要注意的是,120为免费电话,大家等候接听时不要挂断后又反复拨打120(除由于线路原因而自动跳断外),否则系统会自动重新排队等候,反而会延长呼救时间。
保持镇定 急救是一项与时间赛跑的工作,许多群众在拨打求救电话时,往往情绪激动,难以说清楚现场情况。因此,大家在拨打120急救电话时一定要保持镇静,切勿慌张,同时用简单易懂的词语来描述情况,以确保调度员能尽快了解。
说清楚三要素 2023年新修订的《广州市社会急救医疗管理条例》指出,急救医疗指挥机构应在呼救信息接听完毕后一分钟内向“120”急救网络医院、区域急救医疗中心等急救站发出调度指令。接到调度指令后,“120”急救网络医院等应三分钟内派出“120”急救车辆及急救人员。大家在拨打120急救电话时,必须准确回答调度员的问题,讲清楚地址、人数和患者病情。如此,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帮助。
首先地址要明确,要说清楚患者所在的详细地址(街道、小区、楼号、门牌号等),尽量避免因紧张或哭泣而诉说不全或只描述模糊的地址,多音字的地址要讲清地址的文字写法。在公众场所发生的急情,要告知周围标志性建筑物,以方便急救人员尽快找到发病地址。在野外呼救时,应尽量描述清楚确切的方位,方便救护人员及时赶到。另外,还要告知调度员一个容易找到,离发病地址较近的接车地址,提前派人到接车地址等待救护车到来,指引救护员到发病地址救治病人。
其次,要描述清楚患者目前的主要症状,如头痛、腹痛、呕血、眩晕、清醒或是意识不清、有没有外伤等,以及已采取的急救措施,同时补充患者性别、年龄、既往病史等。若是成批伤员或中毒病人,应说清楚事故缘由,比如楼房倒塌、交通事故、高处坠落伤、刀刺伤、毒气泄漏、食物中毒等,并报告伤患人员的大致数目,以便120急救中心及时调派增援救护车辆、报告相关部门,通知医院救援人员。如遇灾害事件,求救人要告诉调度员灾害性质、涉及范围、伤亡人数、目前救援状况,切记不要匆忙挂断电话。
同时,求救人要保持联系电话畅通,因为急救人员出车后会与求救人联系,进一步核对地址,让其进行必要的自救指导。求救人可派人到与急救人员约好的地点接车,看到救护车后举手示意,接应救护车。如果是路人拨打120时,应留守至急救人员到达后再离开,为120准确指引事发地,为病人赢得抢救时间。
等待救护车时可以做什么?
第一,保持电话畅通,避免占线,随时听从医护人员的问路咨询或医疗指导,不要随意挪动患者,避免引发二次伤害。
第二,提前做好病人周围物品清理和搬运准备。碰上需要搬运病人的情况,如果是无电梯的楼房,应尽量清理楼道、走廊,移除影响搬运病人的杂物,方便担架快速通行。
第三,随时关注病人病情变化,如果碰上神志不清、昏迷不醒的病人,应将其头偏向一侧,如病人有呕吐,应及时将呕吐物清理,防止窒息。要时不时地呼唤病人名字,并通过观察其胸廓、腹部起伏等方法判断是否还有呼吸。一旦呼吸骤停,马上对其进行心肺复苏。有条件的,还应关注其血压、脉搏和血糖等状况。
第四,如果是居家发病,求救人要准备好患者及随车家属的身份证件、医保卡、医疗证、手机、银行卡、既往病历等重要物品,有服药史尽量要记住药名和用量或将常用药物带上并把这些信息告诉急救人员。同时,要准备一些病人需要用的或常用的纸巾、湿巾、尿壶、便盆、纸尿裤、水杯、拖鞋等日常用品。
注意事项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求救者切记千万不要随意拨打120。120是急救电话,每天会接到上千个电话,但有效电话不到20%。如果急救电话长时间被占用,不仅是对公共资源的占用,而且会耽误他人抢救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市民应该在有急危重症患者或突发事件导致人员伤亡的情况下拨打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