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腹泻也称为腹泻病,是由多种病原所引起的消化道综合征,诱发因素较多,主要表现为大便性状改变和次数增多。此类疾病在我国婴幼儿中是一类常见疾病,容易导致婴幼儿营养不良,并造成其生长发育障碍,一般在两岁半以内的婴幼儿中发生。
婴幼儿腹泻护理注意事项
首先,婴幼儿家长应加强对婴幼儿手部和肛周卫生的护理,勤洗手,在排泄后也要及时对婴幼儿肛周皮肤进行清洁。在实际治疗腹泻时,婴幼儿应使用纯棉尿布,防止尿布疹发生。除此之外,家长应预防婴幼儿受凉感冒,避免降低婴幼儿的身体免疫力。其次,针对婴幼儿腹泻患者,家长应确保室内空气清新,严格控制室内温湿度,将温度维持在18℃-22℃,而湿度则需要控制在50%-60%,同时对患儿皮肤和黏膜的干燥程度进行观察。最后,家长要注意婴幼儿的大小便性质以及次数,有效清洁肛门周围和臀部,防止出现感染问题。此外,家长要定期对婴幼儿食具进行消毒。
与此同时,家长还需要对婴幼儿病情加强监测,对患儿的腹泻次数、呕吐次数、尿量等进行监测,加强观察患儿精神状态。一旦患儿有精神差、尿少、高热以及烦躁等症状出现,需要及时就医。同样,若婴幼儿腹泻后出现电解质紊乱、脱水等并发症,对婴幼儿生命造成威胁,也需要及时就医,严格按照医嘱用药。在此过程中,应避免使用止泻剂,包括洛哌啶醇等。因为它可以抑制胃肠动力,导致细菌繁殖,增加毒素吸收,对感染性腹泻具有较高危险性。此外,减少去公共场所的次数,按时对疫苗进行接种,对天气变化情况加大注意等,都能够使婴幼儿腹泻得到有效预防。
婴幼儿腹泻的饮食禁忌
婴幼儿腹泻在饮食方面有着相关禁忌,需要对饮食加以调整。对于年龄较小者,应继续进行母乳喂养,而对于需要添加辅食的婴幼儿,可以用米粉以及米汤等进行喂食。
首先,家长需要在饮食方面加以调整,并要做到少食多餐,对婴幼儿进行有效喂食。与此同时,家长还需要在婴幼儿饮食中避免油腻性、易致敏和刺激性食物。在喂养过程中,家长要确保热量充足,采用低乳糖、低脂肪和低蛋白饮食。
其次,家长还需要对糖类摄入减少,对于双糖不耐受患儿,应避免对含双糖食物进行食用,具体包括麦芽糖、蔗糖以及乳糖等,否则容易加重腹泻。
最后,在禁用双糖饮食后,如果婴幼儿腹泻仍然没有得到改善,家长应考虑食物过敏的可能性,并回避过敏食物,采用游离氨基酸或深度水解蛋白配方饮食。对于肠黏膜受损伤患儿,其理想食物应由氨基酸、葡萄糖、中链甘油三酯、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组合而成,并且少食多餐,有效补充微量元素,包括锌、钙、镁等,以改善患儿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