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1

为什么老年人更容易便秘呢?

在老年科门诊,许多老人都被便秘问题困扰:排便周期延长,从两三天一次变成四五天甚至更久;每次排便都十分艰难,还常伴有腹胀、腹痛。便秘不仅降低生活质量,还可能诱发心脑血管意外等严重后果。那么,是什么让老年人成为便秘的“易感人群”呢?又该如何解决这一健康难题?

老年人便秘的原因

身体机能退化:随着年龄增长,肠道功能衰退。肠道平滑肌和腹肌松弛无力,蠕动能力变弱,食物残渣在肠道内运输缓慢,停留时间长,水分被过度吸收,粪便干结。同时,直肠感觉功能减退,即便肠道有较多粪便,也难有明显便意,排便愈发困难。

不良饮食习惯:不少老年人因牙齿缺失、咀嚼能力下降,饮食精细,常以白米、白面为主,全谷物、蔬菜和水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摄入不足。膳食纤维对肠道蠕动至关重要,缺乏它会导致排便艰难。此外,部分老人为避免起夜减少饮水,肠道缺水,粪便干结难排出。

运动量减少:身体机能下降致使老年人活动量大幅降低,很多老人长期久坐或卧床。缺乏运动使肠道蠕动减缓,粪便在肠道内运行速度变慢,易堆积形成便秘。而且运动量不足会使肌肉萎缩,进一步削弱排便动力。

疾病与药物影响:老年人多病共存,一些疾病会引发便秘。如糖尿病损害神经和血管,影响肠道蠕动;甲状腺功能减退使身体代谢变慢,肠道蠕动也变缓;肠道肿瘤、肠腔狭窄等会直接阻碍粪便排出。另外,长期服用降压药、抗抑郁药、钙片等,药物副作用可能干扰肠道正常功能,引发药源性便秘。

心理因素干扰:孤独、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在老年人中较常见,这些心理问题影响神经系统对肠道功能的调节。长期精神紧张使交感神经兴奋,抑制肠道蠕动,打乱正常排便规律。

应对便秘的方法

调整生活方式

优化饮食结构: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多吃全谷物、新鲜蔬菜和水果。同时,保证每天摄入1500-2000毫升水,少量多次饮用,让肠道保持“水润”,使粪便更容易排出。

适度运动锻炼: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选择适合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八段锦等,既能增强肠道蠕动,又能提高身体素质。行动不便的老人也可在床上进行翻身、抬腿、腹部按摩等简单动作,促进肠道蠕动。

建立良好排便习惯:每天尽量在同一时间尝试排便,即便没有便意,也可在马桶上坐几分钟,通过条件反射逐渐建立正常排便规律。排便时要集中注意力,避免看书、看手机等分散注意力的行为。

合理药物治疗

若生活方式调整后便秘症状仍未改善,可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容积性泻药如欧车前、甲基纤维素等,能增加粪便水分,增大体积,促进肠道蠕动,适用于轻度便秘患者,起效慢但副作用少。渗透性泻药如聚乙二醇、乳果糖等,在肠道内形成高渗环境,吸收水分,使粪便变软易排出,效果好且安全性高。刺激性泻药如番泻叶、酚酞等,虽能快速刺激肠道蠕动排便,但长期使用易导致肠道功能紊乱和药物依赖,不建议长期用。润滑性泻药如液体石蜡、甘油等,可润滑肠壁、软化粪便,适合年老体弱、粪便干结难排出的患者。

其他治疗手段

对于存在盆底肌功能障碍的便秘患者,生物反馈治疗是不错的选择。通过仪器监测盆底肌活动并反馈信息,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盆底肌训练,改善排便功能。当老年人便秘严重,出现粪便嵌塞,难以通过其他方式排出时,可采用清洁灌肠的方法,将适量灌肠液灌入直肠,刺激肠道蠕动帮助排便。不过,灌肠不能频繁使用,以免影响肠道正常功能。

老年人便秘并非无法解决,了解成因并从生活细节入手,必要时结合科学治疗方法,就能帮助老人摆脱便秘困扰。若便秘问题持续存在或伴有腹痛、便血等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排除其他严重疾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7386086225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lydaobao2025@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
首页
电话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