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1

医生谈胃炎中西医治法

西医对胃炎的认识与治法

胃炎的病因

幽门螺杆菌(Hp)感染能够在胃黏膜上定植,破坏胃黏膜的屏障功能。它分泌的尿素酶等物质会使胃内环境发生改变,引起炎症反应。

长期服用非甾体消炎药(如阿司匹林等)会抑制胃黏膜的前列腺素合成,从而削弱胃黏膜的保护作用,容易引发胃炎。另外,大量饮酒、吸烟、食用过冷或过热、过于粗糙的食物等不良的生活习惯,也会对胃黏膜造成直接损伤,导致胃炎。

治疗方法

针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目前采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铋剂(如枸橼酸铋钾)和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联合治疗。这种疗法被称为铋剂四联疗法,其治疗疗程通常为10-14天。

对于因药物引起的胃炎,首先要考虑调整药物。如果不能停用非甾体消炎药等损伤胃黏膜的药物,可以同时加用胃黏膜保护剂。

在缓解症状方面,对于有胃痛症状的患者,可以使用抗酸剂,如氢氧化铝、碳酸氢钠等。它们能够中和胃酸,迅速减轻胃酸对胃黏膜刺激引起的疼痛。对于有胃胀、恶心、呕吐等消化不良症状的患者,促胃肠动力药(如多潘立酮、莫沙必利)可以促进胃排空,改善胃部不适症状。

中医对胃炎的认识与治法

中医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胃炎与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倦过度等因素有关。饮食不节,如过食生冷、肥甘厚味,会损伤脾胃,导致脾胃运化失常。长期的焦虑、抑郁、愤怒等不良情绪会影响肝的疏泄功能,进而影响脾胃。肝木克脾土,当肝气郁结时,脾胃的运化功能就会受到抑制,出现胃脘胀痛、不思饮食等症状。劳倦过度则会耗伤脾胃之气,使脾胃虚弱,容易受到外邪侵袭而发病。

辨证论治

脾胃湿热证:症状表现为胃脘灼热疼痛,嘈杂泛酸,口干口苦,渴不欲饮,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疗上以清热化湿为主,常用方剂为清中汤加减。方中黄连、栀子清热泻火,半夏、茯苓、陈皮祛湿化痰,豆蔻仁、甘草健脾和中,通过清除脾胃的湿热之邪,改善胃部症状。

肝胃不和证:常见胃脘胀痛,攻撑作痛,脘痛连胁,嗳气频繁,大便不畅,每因情志因素而痛作或加重,苔薄白,脉弦。治疗采用疏肝和胃的方法,柴胡疏肝散加减较为常用。柴胡、香附、枳壳疏肝理气,芍药、甘草缓急止痛,川芎活血行气,通过调节肝脏的疏泄功能,使脾胃功能恢复正常。

脾胃虚弱证:表现为胃脘隐痛,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劳累或受凉后发作或加重,神疲乏力,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以健脾和胃为治法,常用六君子汤加减。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陈皮、半夏燥湿化痰,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中医特色疗法

针灸治疗:选取中脘、足三里、内关等穴位。针刺这些穴位,可以起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改善胃部不适的作用。

中药外敷:将中药制成膏剂或散剂,外敷于胃脘部。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炎,不仅能够提高疗效,还能减少副作用。通过科学的治疗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恢复健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7386086225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lydaobao2025@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
首页
电话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