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1

心律失常不可小视,中医助你远离“驿动的心”

心律失常是心脏电传导系统异常,引起心跳不规则、速度过快或过慢等症状的总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当前,中医利用独特的理论体系为患者提供有效的调理康复方式。那么,心律失常是什么呢?中医如何帮助远离“驿动的心”呢?下面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心律失常是什么?

中医认为,心律失常的发病机制复杂多样,主要涉及气血阴阳的亏损和痰火扰心、水饮上凌、心血瘀阻等实证因素。虚证多因气血阴阳亏损,使心失滋养而致心悸;实证则多由痰火扰心、水饮上凌或心血瘀阻等因素引起,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心神失养。虚实之间可相互夹杂和转化,使心律失常的病理机制变得复杂多样。同时,中医强调情志因素在心律失常发病中的重要性,惊恐恼怒、忧思过度等都会导致心神失养或心主不安,引发心律失常。

中医治疗心律失常的方法有哪些?

药物调理

中医治疗心律失常,心气虚者选用人参、黄芪等药物补气养心;心脉瘀阻者选用三七、当归等药物活血化瘀;痰浊痹阻者选用法半夏、石菖蒲等药物化痰通络;心火炽盛者选用苦参、莲子等药物清心泻火。常用的中药方剂有心宝丸、安神定志丸、归脾汤、天王补心丹、生脉饮、黄连温胆汤、桃仁红花煎等,对于治疗心律失常都有显著疗效。

针灸疗法

针灸是中医的特色疗法,主要是刺激特定的穴位调整气血运行,平衡阴阳,改善心律失常的症状。在针灸治疗心律失常的过程中,主要是按照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针刺或艾灸,心悸不宁者选用手厥阴心包经和手少阴心经的俞穴,如神门、内关、大陵等;气血虚弱者选用足三里、气海等穴位补益气血;痰火扰心者选用曲池、合谷等穴位清热化痰……需要注意的是,针灸治疗心律失常具有操作简便、副作用小等优点,但需要专业针灸医师操作。

推拿按摩

推拿按摩也是中医常用的调理方法,按摩特定的穴位和经络促进气血流通,缓解心脏负担,改善心律失常的症状。患者可在家自行进行简单的推拿按摩,参考以下穴位: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处,是手厥阴心包经的络穴,具有宁心安神、和胃降逆的功效;心俞穴位于背部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是足太阳膀胱经的穴位,具有宽胸理气、宁心安神的功效。

生活方式调整

中医强调生活方式的调整对于心律失常的调理至关重要。患者应保持规律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适当运动锻炼也有助于改善心脏功能;心律失常患者需要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有助于缓解心脏负担。

饮食调养

中医认为饮食调养在心律失常调理中起着重要作用,患者应食用山药、芋头、豆类、红枣等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食物,避免食用过于油腻、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加重心脏负担。同时,合理的饮食调养有助于改善心律失常的症状,促进心脏健康,日常生活中需要食用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的食物,保持饮食健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7386086225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lydaobao2025@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
首页
电话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