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标志物:癌症的“预警信号”
肿瘤标志物是肿瘤组织或细胞产生的异常物质,可在体液中检测到,其检测对癌症早发现、病情监测和疗效评估意义重大。
1.常见的肿瘤标志物
细胞角蛋白:细胞角蛋白是细胞间的中间丝,CK18和CK19在肿瘤细胞中丰富,细胞分解后入血。CYFRA21-1(CK19的一种)对非小细胞肺癌辅助诊断价值高,敏感性达80%。
鳞状细胞癌抗原:是从子宫颈鳞状细胞分离的糖蛋白抗原亚组分。血清中SCCA升高见于多种肿瘤,如宫颈癌、肺癌等,且与肿瘤恶性程度相关。
铁蛋白:对铁转运、贮存和代谢调节重要。铁负荷增多、肝病或患淋巴瘤、白血病等肿瘤时可升高。
2.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
早期筛查:定期检测特定肿瘤标志物水平可早发现癌症。
病情监测:治疗中标志物水平变化反映肿瘤生长或消退,助医生评估疗效调整方案。
预后判断:部分标志物水平可预测预后,为个性化治疗提供依据。
但肿瘤标志物检测有局限性,个体差异和肿瘤类型多样会导致假阳性或假阴性,解读结果需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等综合判断。
心肌酶谱:心脏健康的“晴雨表”
心肌酶谱是心肌细胞中的酶类,心肌细胞损伤时酶释放到血液中,检测其水平变化对心脏疾病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1.常见的心肌酶谱项目
乳酸脱氢酶(LDH):广泛存在于机体的各种组织中,以心肌、骨骼肌和肾脏含量最丰富。LDH对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但特异性较差。
肌酸激酶(CK):主要分布于骨骼肌、心肌、脑、甲状腺、肺组织、胃肠平滑肌中。CK的升高可见于心肌梗死、进行性肌萎缩、脑血管意外等多种疾病。其中,CK-MB是公认的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和确定有无心肌坏死的重要指标。
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主要分布于心肌、肾、红细胞等。α-HBDH与LDH、AST、CK及CK-MB一起组成心肌酶谱,对诊断心肌梗死有重要意义。
肌钙蛋白(Tn):包括肌钙蛋白T(TnT)和肌钙蛋白I(TnI),是心肌特异性蛋白质。当心肌细胞受损时,肌钙蛋白会迅速释放到血液中,其升高出现相对较晚但持续时间较长,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敏感和特异性指标。
2.心肌酶谱的临床应用
心肌梗死诊断:检测CK-MB、TnT或TnI等酶水平变化可早发现心肌梗死。
病情监测:治疗中酶水平变化反映心肌损伤程度和范围,助评估疗效调整方案。
预后判断:心肌酶谱的水平还可以预测患者的预后情况,为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然而,心肌酶谱检测也有局限,酶并非心肌细胞独有,非心脏疾病(如骨骼肌损伤、肝脏疾病等)中也可能升高,解读结果需结合临床表现、心电图等综合判断。
特殊蛋白检测在癌症和心脏疾病的诊治及预后判断中不可替代。肿瘤标志物和心肌酶谱分别对癌症和心脏疾病相关方面意义重大,但因个体差异和疾病多样性,检测结果可能有误差,解读时需结合多方面因素确保诊断准确有效。